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Chapter 23 狭距 (第2/4页)
“她会。”陈知的答案干脆,“她懂‘稳’。你们在公众场合讲同一种语言,台下就不用翻译。” “谢谢。”宋佳瑜说。 陈知没说“不用谢”。她只是把笔放下,食指在笔帽上轻轻弹了一下。“还有一件事。”她从内袋里抽出一支U盘,“旧工厂监控的时间戳我们清了一遍。2018年那段设备停线的视频,建议彻底从data room的备份移除。真相有时候会被错误地使用。” 宋佳瑜的指尖几乎不可见地抖了一下。她知道那段停线,不是质量事故,是人为的拖延。那年,母亲为了保护一个老员工,故意让生产节拍慢了几小时,宁肯当天产量受损,也不把人逼到崩溃。这件事在他们自己的叙述里是“人”,在资本的叙述里只会是“损失”。 “处理吧。”她说,声音压得很低。 陈知把U盘推过去,指尖从宋佳瑜的指背上掠过,那不是碰触,更像空气里一枚细小的流星,擦过皮肤,没留下光,却留下热。 她收手很快:“你来做决定比较合适。” 桌面上只剩纸的摩擦声。两人的呼吸节拍并不一致,某一刻却突然合拍,像两条被风推到同一频率上的弦。 “我替你把 Clara的邮件转出来,”陈知打破沉默,“佳瑜,她今晚十一点前会给 deck 的标题页新版本。” “她还在公司?”宋佳瑜脱口而出,自己也愣了一下。她不该问这个问题,这像是私事。 “投行都这样。”陈知的语气像是在陈述天气,“Clara喜欢在空的楼里走来走去。空会让人的选择看起来更清楚。” 宋佳瑜“嗯”了一声,没再追问。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几乎能看到乔然此刻在办公室的样子: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,台灯光很窄,照到手背的地方温暖而白,她会把所有散乱的条目按优先级重排,像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把大雨里的路理出一条足以通行的小径。 她的胸口在那样的想象里慢慢沉下去,又慢慢浮起来,像一枚被潮水推开的壳,空了半寸,却有光。 “再看一遍 governance。”陈知把纸抽出来,身体向前倾,肩线正好掩住灯的直光。她写字时姿势很稳,腕骨薄,笔落在纸上“沙沙”地响。宋佳瑜不自觉地靠近了一点,像被某种细小的磁力拉过去。 “Independent directors 的提名规则,我们改成 ‘由提名委员会按照章程提出名单,经董事会表决并报股东会备案’。”陈知一边念,一边画线,“把主动留在你们手里,把程序留给市场。” “如果有人问‘为什么你们要控太多’?”宋佳瑜问。 陈知抬眼,目光笔直:“因为很多时候,控得住自己比被谁控制更难。你们愿意在公开治理上约束自己,所以你们配得上保留更多的控制权。” “这是你们的咨询话术,还是你的话?”宋佳瑜没笑,嗓音却往里收了一步。 “我的。”陈知说。她顿了一下,像把一件锋利的东西在掌心翻了个面,露出钝的一侧,“也是我对你的判断。” 空气忽然紧了一寸。暖风被谁关小了,冬夜的缝从窗缝里钻进来。宋佳瑜没有马上接话,她把governance的那页压到下一页去,像把某句话也同样压住。 “不早了。”她看了看表,“把redlines发我邮箱,今晚我再走一遍。” “我在这里等你确认。”陈知说。 “不必了。” “我坚持。” 两人都没抬嗓。只是灯光底下的纸,像两片被不同手指按住的叶子,表面的纹理还在,却被